
新洞口客户端2月24日讯(记者:肖皓静 王周鹏 向五君)每到元宵佳节,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的瑶家乡寨,村民们都会跳起“棕包脑”舞为同胞祈福,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,六畜兴旺。
2月24日(农历正月十五),在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,村民们用棕片裹头,身穿瑶服,走村串寨,挨家挨户为同胞们送上新春祝福。当地人在“棕包脑”舞者们身上寄托着一种美好的愿望,认为“棕包脑”舞者是瑶家的财神,吉祥如意的象征。
据了解,“棕包脑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生态祭祀舞蹈,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,因用棕片包着脑袋舞蹈而得名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其表演风格原始古朴,装束奇特,舞蹈动作粗犷豪迈、孔武有力。表演人数由1至20人不等,舞者多为男性,他们以棕片裹头,身披棕叶,腰系万年常青藤,手执木棍,踏着鼓点翩翩起舞。
"棕包脑"舞省级传承人戴学良说:“每年元宵佳节,我们都会跳起棕包脑舞,为同胞祈福、求平安,希望"棕包脑"舞被更多的人所知晓,让这种接地气、原生态的"棕包脑"舞与现代艺术相结合,走向更大的舞台。”
责编:付泽宇
来源:洞口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